近日,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争颇受关注。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将国内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这与美国2017年下调后的诊断标准一致。按此前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45亿人。一旦采用“新标准”,国内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翻倍,达到近5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3,业内对此争论不绝于耳。之后,国家卫健委很快做出回应:“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到跟国际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经济现状和高血压发病率。高血压是列入国家管理的心血管慢病防治项目。我国高血压患者现有群体已经非常庞大,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中国台湾实施130/80mmHg高血压诊断标准,据了解,目前除了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将≥130/8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以≥140/90mmHg为诊断标准。130/8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美国医学界内部依然存在争议,而中国现行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致,也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标准。综合我国具体国情,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目前并不需要下调。但标准之争也不是坏事,它让更多公众关注到高血压及早防治的重要性,更警示那些血压处于正常范围高值的人群,要尽快改变生活方式,及早治疗规范用药。培哚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的降压药物,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2的生成,舒张血管而发挥降压作用,降压作用之外,还具有心脏和肾脏等靶器官保护作用,适合合并冠心病、心梗、左室肥厚、慢性心衰等心脏疾病以及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蛋白尿、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与其他同类药物比较,培哚普利具有如下特点:一,心血管方面与氯沙坦钾等效哚普利一般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培哚普利精氨酸和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培哚普利在改善心血管重构方面与氯沙坦钾具有等效性。二,半衰期最长的普利类药物普利类药物中,培哚普利是半衰期最长的品种,消除半衰期长达30-120小时,具有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降压作用平稳、血压波动小的优势,停药后不容易反弹,偶尔漏服一次对血压的影响小,但是,培哚普利是前体药物,需要在肝脏代谢为活性成分后才能起到降压作用,因此,培哚普利起效慢。三,培哚普利更适合夜间以及清晨高血压由于培哚普利降压作用维持时间长,属于长效的普利类降压药物,因此,更够更好的控制全天血压,尤其是对于夜间高血压以及清晨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培哚普利长效的降压作用能够更好的覆盖夜间和清晨时段的血压,夜间和清晨时段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哚普利具有更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四,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和精氨酸培哚普利片的区别目前市面在售的培哚普利主要包括叔丁胺培哚普利和精氨酸培哚普利两种制剂,两种制剂的区别在于:精氨酸培哚普利在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高,受温湿度的影响更小,但是在临床疗效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上一篇:老药、新药各放光彩,狼疮肾炎用药指导下一篇:进口原料药的流程是怎样的呢?